唔好再剩係死背生字啦!咁樣做,你嘅外語水平包你「大飽口福」!
你係咪都係咁?
手機裝咗幾個背生字嘅App,Bookmark咗一大堆「文法大全」,日日勤力打卡,覺得自己努力到連自己都感動埋。
但一到真正要用外語嘅時候——想睇明篇有趣文章、想同外國朋友傾吓計、或者睇齣冇字幕嘅戲——即刻覺得腦袋一片空白,腦海飄過啲「最熟悉嘅陌生詞」,但點都串唔到出嚟。
我哋都以為問題係「詞彙量唔夠」或者「文法唔熟練」。但如果我話你知,真正嘅問題可能根本唔係咁呢?
學語言,好似學煮嘢食咁
想像吓,你想做個大廚。
你買咗世上最好嘅食材(生字),熟讀晒所有米芝蓮餐廳嘅食譜(文法書),甚至連每種香料嘅產地同歷史都背到滾瓜爛熟。
但你從未真正開過火,從未親手掂過鑊鏟,從未試過油溫,亦從未試過自己煮嘅嘢食。
你敢話自己識煮嘢食咩?
學語言都係一樣。淨係死背生字、死啃文法,就好似一個淨係收藏食材同食譜嘅美食家,而唔係一個煮得出滿漢全席嘅廚師。 我哋收藏咗太多「原材料」,但好少真正「烹調」佢哋。
而「閱讀」,就係語言學習之中最重要、亦最常被我哋忽視嘅「烹調」過程。佢可以將啲零散嘅生字同冰冷嘅規則,變成一碟碟熱辣辣、有血有肉嘅「文化佳餚」。
畀你嘅大腦一份「年度美食餐單」
我知,一講到閱讀,你可能又會頭痛:「睇啲乜?太難睇唔明點算?冇時間點算?」
唔使急。我哋唔需要一開始就去死啃啲厚重嘅大部頭書。相反,我哋可以好似品嚐美食咁,為自己制訂一份有趣又輕鬆嘅「年度閱讀餐單」。
呢份餐單嘅核心唔係「完成任務」,而係「品嚐風味」。每個月,我哋都換一種「菜式」,探索語言同文化嘅唔同層面。
你可以咁樣規劃你嘅「餐單」:
-
一月:嘗吓「歷史嘅味道」 睇一本關於你所學語言國家嘅歷史書或人物傳記。你會發現,好多你熟悉嘅詞彙同習俗,背後都藏住一個精彩嘅故事。
-
二月:嚟啲「生活嘅甜品」 搵一本用你目標語言寫嘅愛情小說或輕鬆讀物。唔好怕「幼稚」,感受吓當地人點樣用語言表達愛同浪漫。
-
三月:品吓「思想嘅濃湯」 睇一本非虛構類嘅書,例如講學習方法、個人成長或者某個社會現象。睇吓另一種文化點樣思考我哋共同關心嘅問題。
-
四月:試吓「陌生嘅口味」 挑戰一個你平時從未接觸嘅領域,例如科幻、詩歌或者偵探小說。呢個就好似一次味蕾嘅冒險,會為你帶嚟意想不到嘅驚喜。
-
五月:換個「大廚」嘅角度 搵一位你從未睇過嘅女性作家作品。你會從一個全新、細膩嘅角度,重新認識呢個國家嘅文化同情感。
……你可以根據自己嘅興趣,自由咁安排之後嘅月份。關鍵在於,要令閱讀變得好似一場充滿期待嘅美食探索,而唔係一項沉重嘅學習任務。
幾條令「品嚐」更愉快嘅建議
-
唔好怕「食唔晒」:呢個月嘅書未睇晒?唔使怕!就好似去食自助餐咁,我哋嘅目標係品嚐各式各樣嘅菜式,而唔係要食晒每碟餸。就算淨係睇咗幾章,只要有得著,都算係勝利。
-
由「兒童餐」開始:如果你係初學者,唔使猶豫,直接由兒童讀物或分級讀物(Graded Readers)開始。簡單嘅語言背後,往往藏住最純粹嘅文化同價值觀。冇人規定學外語一定要「一步登天」。
-
善用你嘅「智能廚具」:喺閱讀中遇到唔明嘅詞,或者特別想同同樣睇緊呢本書嘅外國朋友傾吓偈,點算?呢個正正就係科技可以幫到手嘅地方。例如,用 Intent 呢啲自帶AI翻譯嘅聊天App,你唔單止可以順手查詞,仲可以無障礙咁同世界各地嘅書友交流感想。語言嘅魅力,喺交流之中先會真正綻放。
新嘅一年,等我哋一齊「開火」,將啲躺喺腦海入面嘅生字同文法,烹調成一道道真正滋養我哋思想同靈魂嘅「語言盛宴」。
由今日起,翻開一本書,就算只係一頁。你會發現,世界正以一種你從未想像過嘅方式,向你展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