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文章列表
中文(台灣)

為什麼不能說「三個建議」?用逛超市的思路,一次搞懂英文的可數與不可數

分享文章
預計閱讀時間 5–8 分鐘

為什麼不能說「三個建議」?用逛超市的思路,一次搞懂英文的可數與不可數

學英文時,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讓你皺眉頭的狀況:

可以說 “three dogs”(三隻狗),卻不能說 “three advices”(三個建議)? 可以說 “two books”(兩本書),卻不能說 “two furnitures”(兩個家具)?

這些「可數」與「不可數」名詞的規則,感覺就像一堆要死記硬背的奇怪規定,常常讓人很頭痛。

但如果我告訴你,這背後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、符合直覺的邏輯呢?忘掉那些複雜的文法術語吧,我們只需要像逛超市一樣思考。

你的購物車裡,東西是「一個一個拿」還是「一整份拿」?

想像一下,你正在逛超市。超市裡的商品,基本上可以分成兩種拿法:

1. 可以一個一個數的商品(可數名詞)

在貨架上,有些東西你可以直接用手拿起來,一個、兩個、三個地數,然後放進購物車。

  • 蘋果 (apple):你可以拿 an apple (一個蘋果),也可以拿 three apples (三個蘋果)。
  • 房子 (house):你可以擁有 a house (一棟房子)。
  • 朋友 (friend):你可以問 “How many friends do you have?” (你有多少個朋友?)

這些就是可數名詞。它們有單數和複數形式,可以用數字直接計算。就像超市裡可以單獨計件的商品一樣,簡單明瞭。

2. 只能一份一份算的商品(不可數名詞)

現在,你走到了另一個區域。這裡的東西,你沒辦法一個一個地抓。

  • 水 (water):你不能說「給我三灘水」,而是會說「給我 a bottle of water」(一瓶水) 或「some water」(一些水)。
  • 米 (rice):你不會一顆一顆地數米,而是會說「a bag of rice」(一袋米)。
  • 糖 (sugar):你會用「a spoonful of sugar」(一勺糖)。

這些就是不可數名詞。它們通常被看作一個整體、一團或一種物質,比如液體、粉末、氣體,或是抽象的概念(如知識 knowledge、愛 love)。

因為無法單獨計數,所以它們通常沒有複數形式(你不會說 watersrices),而且要詢問數量時,我們會用 “How much...?”。

  • How much water do you need? (你需要多少水?)
  • He gave me a lot of advice. (他給了我很多建議。)

英文超市裡的「特殊商品」

好了,最關鍵的部分來了。有些東西,在中文的「超市」裡我們習慣一個一個數,但在英文的「超市」裡,它們卻被歸類在「整份出售」的區域。

這才是我們真正會搞混的地方。記住這幾個最常見的「特殊商品」:

  • advice (建議)
  • information (資訊)
  • furniture (家具)
  • bread (麵包)
  • news (新聞)
  • traffic (交通)
  • work (工作)

在英文的邏輯裡,adviceinformation 就像水一樣,是流動的、一整片的,所以你不能說 “an advice”,而要說 “a piece of advice”(一則建議)。furniture 則是一個集合概念,包含了桌子、椅子、床,所以它本身是不可數的。

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:hair (頭髮)。 當 hair 指你頭上的所有頭髮時,它就像米一樣,是一個整體,是不可數的。

She has beautiful long hair. (她有漂亮的長髮。)

但如果你在湯裡發現了一根頭髮,這時它就變成可以單獨挑出來的「一根」,是可數的。

I found a hair in my soup! (我在湯裡發現一根頭髮!)

別讓文法規則,擋住你溝通的渴望

理解了「逛超市」的邏輯後,可數與不可數名詞是不是瞬間變得親切多了?

這個邏輯能幫你理解80%的情況。但說到底,語言是為了溝通,而不是為了通過文法考試。在真實的對話中,我們最怕的不是犯個小錯,而是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開口。

如果有一個工具,能讓你聊天時,不必過度擔心這些小細節,專注於表達自己,那該有多好?

這正是 Intent 這款聊天 App 想要解決的問題。它內建了強大的 AI 翻譯,當你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聊天時,它能即時幫你把語言修正得更自然、更道地。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打字,Intent 會像個聰明的助手,確保你的意思被精準傳達。

與其在文法規則裡掙扎,不如直接開始對話。

所以,下次再遇到名詞時,不妨問問自己:這東西在英文的超市裡,是按「個」賣,還是按「份」賣?這個小小的思維轉換,會讓你的英文學習之路豁然開朗。

而當你準備好與世界對話時,Intent 會是那個幫你打破隔閡、自信表達的最佳夥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