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唔係英文差,你只係從來都無「落水」游過啫
你係咪都覺得好奇怪呢?
我哋由中學到大學,讀咗差唔多十年英文。生字書買完一本又一本,文法規則倒背如流,但點解一遇到外國人,個腦都係一片空白,甚至連一句完整嘅「你好嗎?」都講到口窒窒咁?
我哋都跌咗入一個好大嘅誤會入面,以為學英文就好似準備歷史考試咁——只要將教科書背到滾瓜爛爛熟,就可以攞到高分。
但今日,我想話你知一個殘酷但又令人釋懷嘅真相:學英文,從來都唔係「讀書」,而係「學游水」。
你企喺岸上,永遠都學唔識游水
想像吓,你想學游水。
你買晒市面上所有關於游水嘅書,研究過自由式、蛙式每一個分解動作,你甚至識得默寫出水嘅浮力公式。你成為咗游水理論嘅專家。
然後,有人將你推落水。你會點樣?
你只會手忙腳亂,飲咗幾啖水,然後發現你讀過嗰啲知識,喺水入面一點用都冇。
呢個就係我哋學英文嘅困境。我哋都係企喺岸上嘅「游水理論家」。我哋花咗無數時間「研究」英文,但好少真正「跳落水」去用佢。
嗰啲英文流利嘅人,唔係叻過你,亦都唔係比你有天賦。佢哋只有一個共通點:佢哋早就跳咗落水,而且唔怕飲水。
佢哋明白,語言唔係一門用嚟「背誦」嘅學科,而係一項用嚟「溝通」嘅技能。就好似游水、踩單車咁,唯一嘅秘訣就係——落水去用。
點樣由「岸上」行到「水入面」?
改變心態係第一步,但跟住落嚟呢?你需要一個清晰嘅行動計劃,將自己由岸邊「推」落水。
1. 先求「浮到水」,再求「姿勢靚」
冇人第一次落水就可以游出奧運選手嘅標準姿勢。大家不嬲都係先學識點樣唔好沉落去。
講英文都係一樣。忘記嗰啲完美嘅文法、高階嘅詞彙啦。你依家嘅目標只有一個:令對方聽明你講咩。
用簡單嘅生字、零碎嘅句子,甚至加埋肢體語言都冇問題。溝通嘅本質係傳遞訊息,而唔係文法比賽。當你唔再執着於「講啱」,而係專注於「講清楚」,你就會發現開口講嘢,其實冇想像中咁難。
2. 搵到你嘅「泳池」
你唔需要搬去外國,先至搵到講英文嘅環境。喺今日,你部手機就係你最好嘅泳池。
關鍵係,將英文由「學習科目」變做「生活日常」。
- 將你鍾意聽嘅中文歌單,轉做英文流行曲。
- 將你追開嘅劇,試吓熄咗中文字幕,開返英文字幕。
- 將你手機嘅系統語言,轉做英文。
呢啲都係喺度創造一個微型嘅「英語環境」。
如果你想直接啲,咁就去搵個可以俾你「浸喺水入面」嘅工具。以前要搵一個肯同你練習嘅語伴好難,但依家科技令一切都變得好簡單。好似 Intent 呢類嘅聊天App,佢可以俾你直接同世界各地嘅母語者交流,內置嘅 AI 即時翻譯就好似你嘅隨身教練咁,當你口窒窒、諗唔到點講嘅時候,輕輕推你一把,令你順利咁「游」落去。
重點係,為自己創造一個「非講英文唔得」嘅環境。
3. 習慣「飲到水」嘅感覺
學游水,冇可能唔飲水。學英文,冇可能唔犯錯。
將每一次犯錯,都當係「飲咗一啖水」。你會覺得有啲濁、有啲尷尬,但呢亦都代表你喺度學習適應水性。真正嘅高手,唔係從來唔犯錯,而係犯錯後可以即刻調整,繼續向前。
下次講錯嘢,唔好灰心。笑吓,話俾自己聽:「嗯,又學到樣新嘢喇。」然後,繼續講。
停止研究,開始行動
唔好再做企喺岸上嘅理論家喇。
你已經有晒足夠嘅「游水知識」(生字、文法),依家你唯一欠缺嘅,就係跳落水嘅勇氣。
語言嘅學習曲線,從來都唔係一條平滑嘅直線。佢更似係喺水入面亂咁掙扎,有時向前,有時濁親,但只要你唔爬返上岸,你最終一定可以悠然自得咁游到去對岸。
所以,由今日開始,忘記「學」英文,開始「用」英文啦。
水,其實冇想像中咁凍。